政策元年结束后,铝市重回基本面,房地产及汽车行业的疲软,去库存化不及预期,宏观经济的下行,注定了2018年铝价步入下行通道跌破成本。2019年宏观政策成为主要关注点,供给端能否进行市场化产能优化,房地产行业能否顺利建设交付,基建特高压能否得到资金支持,铝行业的需求仍需要等待政策的帮扶。2019年铝市继续进行去库存以及铝价筑底的慢慢长路。
内容摘要
供给侧改革政策逐渐消化,铝市重点重回供需基本面。消费去库存不及预期,经济下行,中美贸易摩擦加剧,宏观情绪低落,铝价跌破成本线步入探底阶段。
2018、2019年持续两年电解铝市场供需紧平衡,高库存常态化,去库存需要等待宏观经济好转以及电解铝产业市场化淘汰落后产能。
2018年前三季度,电解铝成本支撑是市场主流观念,国产铝土矿价格因环保而持续上涨,氧化铝价格因出口市场的打开持续高位。但随着电解铝消费不及预期,铝价跌破成本线,原材料价格承压进入下滑通道。
2018年房地产销售增速迅速下滑,汽车销售成效负增长,铝市需求毫无亮点。但地厂商为预授权回笼资金,2018年开工率增速明显提高,房屋建设及交付情况将与宏观政策紧密相关,铝需求高峰仍需等待。
2018年铝市回顾
采暖季限产供给端大幅度缩减的预期落空,加上传统春节消费淡季,铝锭现货库存累计等影响,1月份开始铝价进入下滑通道从15300元/吨跌至13700元/吨。随后俄铝遭美国制裁,国外铝供不应求的预期放大,铝价拉涨至2700美元/吨,随着俄铝氧化铝及运输的影响相继出现,成本端抬升的预期推动国内铝价至15600元/吨。美国善变政策,俄铝制裁日期推迟,伦铝价格单日最大跌幅达到16%至2200美元/吨,沪铝跟随断崖式下跌至14300元/吨后进入消费转好预期下的缓慢震荡上行期。贸易战带来的宏观风险以及传统消费旺季不及预期的表现,铝价突破15000元/吨上涨乏力继而回落,随后在成本支撑,环保政策以及电力改革的预期下,铝价从13800元/吨重返15000元/吨。9月份开始,随着消费疲软铝棒加工费低迷,新一轮采暖季限产预期明显减弱,中美贸易摩擦加剧,美元急剧走强等因素,铝价再次进入长久的下行通道,市场情绪悲观,铝价跌破平均成本,截止11月底至13600元/吨。虽然新一轮采暖季政策公布部分限产情况,但迫于经济下行严重,当地政府并未强制执行限产要求,以及青海两家铝厂因为亏损而被迫减产30万吨,但实际对供应段影响微乎其微,在中美贸易摩擦仍有加剧的趋势下,以及春节累库的预期下,铝价难有反转动力。供给侧改革告一段落,进入市场自行产能优化阶段。
原铝供需平衡
2018年,经济下行房地产冷清,铝加工及消费市场疲软,全年预计表观消费量3667万吨,同比增速3.8%,远低于预期6%。同时受价格压力利润压缩影响,高成本电解铝企业亏损而减产进行产能转移,新增产能资金压力增加,投放减缓,预计2018年电解铝产量为3650万吨,同比基本持平,全年电解铝供应紧缺12万吨。虽然2019年有260万吨电解铝新增产能,但目前中美贸易摩擦尚未平息,房地产汽车行业依旧处于弱势预期下,铝厂或在利润严重压缩的压力下放缓投产速度,加之高成本地区出现亏损而主动减产的可能,预估2019年电解铝产量3760万吨,同比增速3%。需求端目前尚未看到明显利好政策,一方面虽然房地产行业进入建设交房阶段,但由于资金压力,地产商汇款较慢,工程进展缓慢;其次汽车行业2019年依旧维持负增长可能性较大;最终在复杂的贸易环境下,铝材出口市场是否能保持2018年的高增速是个未知数,在此宏观环境下,铝难有提高增速动力,预估2019年电解铝消费增速3%,消费量为3780万吨,全年供应紧缺18万吨,处于供需紧平衡。宏观环境成为目前影响铝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,中美关系能否缓和向好,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国内能否释放利好政策成为明年主要关注点。若宏观好转拉动需求,铝价抬升利润增加亦将刺激新增产能的投放,总之2019年供需紧平衡为大概率事件。
产业供需现状
(1)铝土矿供应状况